|
来源:解放日报
■何筱琳
大学毕业以后,我进入慈善公益领域,至今已有8年。当时选择这个行业,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,都有很多不理解。我本科读的是社会工作,在身边人眼里,应该有更多更好的道路可以选择。因为有对社会工作无法解开的情结,我毅然走入了这个行业。
如今,偶尔回顾过往,我发现即使再有一次可以从头选择的机会,我依然会做出相同的决定。公益慈善行业究竟有多大的魔力,让我如此地深陷其中、“无法自拔”?我想最大的原因是:这是一份让人快乐的职业。
从业8年时间,我曾无数次听人说过这样的话:“参加慈善活动特别有意义,能帮助别人特别开心。”这不是一句假话或者空话,作为职业公益人,能亲身体验到帮助人的快乐,每完成一次活动或者一个项目,从筹备到最终看到成果的全过程,都能让人产生满满的成就感和快乐感。慈善事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,在于它的“非功利性”,需要从业者更多奉献而不是索取。
我也深刻感受到,慈善公益在我国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,很多人对于慈善公益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济困做好事的层面,还停留在重大灾害发生后的集中募捐上,在主动参与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方面,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还有许多理念需要推广,许多基础工作需要深化、推广。作为“职业公益人”,我们更有义务去推动这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。
慈善公益的理念需要被更多人所接受,慈善公益的活动也需要广大普通市民一起来参与。如何才能让大家接受并参与慈善活动呢?让慈善行为变得“有趣、好玩、易行”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追求的目标。
我所在的浦东新区慈爱公益服务社是一家有10年历史的公益服务机构。从最初为解决“4050”人群下岗再就业的社会问题而成立的助困组织,到如今成为凝聚起一群年轻专业团队的公益服务机构,我们设计的“旧衣新旅”、“格来格趣”、“‘义齐来’义工俱乐部”等项目都希望达到这样一个效果,那就是当市民来参加我们活动的时候都可以说:“啊!原来慈善也可以这样玩!”
我希望慈善公益逐渐可以成为人们在业余生活里的一种休闲方式。在工作日的晚上,在双休日、在长假里,你可以选择唱K、泡吧、聚会、交友、玩桌游;同样,你也可以选择做慈善公益。当慈善公益的参与方式越来越时尚,越来越好玩的时候,我们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。
慈善公益事业分享爱和快乐,我在这个行业里收获了我的快乐人生,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,把快乐人生带给每一个愿意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人。
(作者系上海浦东新区慈爱公益服务社社长)
|
|